股神巴菲特說,「當資金退潮時,就知誰在裸泳?」全球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暴跌,一度跌破1.8萬美元大關,今年從高點下滑逾七成。
鼓吹買狗狗幣的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,第一個宣布加密貨幣成為法定貨幣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萊,華人首富幣安創辦人趙長鵬,個個財富大縮水。
比特幣等加密幣曾被視為「數位版黃金」,美國最大加密幣交易所Coinbase更宣稱,加密幣「比美元這類法定貨幣更能抗通膨」,但在通膨高漲的今日,加密幣不但沒有類黃金的價值,更遑論抗通膨的效用。
群益期貨分析師高子旭指出,比特幣近期暴跌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美國聯準會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3碼,各國銀行為了控制通膨開始升息,導致投資客拋售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,而拋售速度加速,使比特幣開始暴跌。
他指出,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上漲,是熱錢堆疊上去,如今歐美主要央行從貨幣寬鬆政策轉為貨幣緊縮政策,投資去槓桿化,資金自風險性資產撤離,不少比特幣投資客的持股成本,在2.1萬~2.4萬美元之間,一旦跌破此一區間,停損賣壓出籠,即進一步造成多殺多,投資客相互踩踏。
回歸基本面,高子旭說,一個貨幣的價值今天是6萬,下個月是4萬,某個月又是10萬,後面又變2萬單位,波動度太高,將不易成為被接受兌換實物的貨幣。此外,虛擬貨幣價格定價取決於市場熱錢的總量及借貸成本(利率),美元或美元商品才是決定比特幣生死的關鍵。
資深證期分析師李全順也認為,自中國大陸人行徹底打壓比特幣採礦開始,比特幣即開始崩盤,名人如比爾蓋茲斥責加密貨幣為最大笨蛋理論(Greater Fool Theory,又稱比傻理論)」的騙局,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也認為加密幣是「龐氏騙局」,比特幣無法成為替代貨幣,在資金退潮後,將曲終人散。
慶幸的是,國人買量不多,比特幣的暴跌,尚屬「幣圈」內風暴,惟比特幣的大起大落,已給投資人上了寶貴的一課。